新闻动态

News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实施工作推进会

作者:质每中国
发布时间:2019-03-07
浏览量:926

2019年3月5日-6日,质每(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方雄先生参加由国家科技部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实施工作推进会。此会议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

 

质每(中国)有限公司是质每(香港)医药健康集团有限公司和蕴彤本草(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境内合资的企业。质每(中国)秉承了香港质每堂优良传统,通过知名中医坐堂会诊与中草药相结合的传统模式;逐步发展成集研发,生产,销售:药品、保健品、中药饮片、功能性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以“质淳至臻 每度健康”的发展理念在继承传统中医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实行产品推广与中医传统文化传播并重的模式,服务多元化与产品多元化相依托,致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9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23个研究方向,实施周期从2019年-2021年。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

1.1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现代传承研究

1.1.1民间医药特色技术收集与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民间医药特色技术筛选与评价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收集15种以上临床基础好、确有疗效的民间实用诊疗技术,对其名称、源流、操作规范、适应证、禁忌证进行系统研究;选择其中3-5种技术,对其临床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

1.2基本证候与重大疾病病因病机创新研究

1.2.1重大疾病中医病因病机创新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中医药治疗确有疗效的重大疾病,以临床疗效为依据,通过审证求因、以方证因等方法,凝炼对病因病机的新认识,并以此为指导,对重大疾病的治则治法和组方用药进行完善,并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其科学性、实用性。

1.3基于经典名方与中药大品种的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1.3.1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性效关系明确、临床疗效突出的中药引经药或调节气机升降药及其代表性方剂,基于临床并结合中药化学、药效等现代研究成果,提出基于传统功用的中药药性的合理表征方法,解析中药引经和升降浮沉效应机制的科学内涵。

1.3.2中药复杂体系的作用机制解析创新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经典名方或名优中成药1-2个,采用复杂系统建模,构建模拟体内“药动-药效”关联的动态过程的体外复合模型;研究多成分对机体分子网络作用与调控的分析技术,揭示多成分协同调控基本模式;研究“分子网络-药理活性-病证效应”多层次整合作用解析的关键技术,阐释中药方剂临床疗效产生的基本机制;形成中药复杂体系的作用机制解析创新方法,指导新药开发和质量控制

1.4基于常用腧穴的腧穴特异性和效应机理研究

1.4.1基于常用腧穴功能及其效应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8-10个临床常用腧穴与适宜的刺灸方法,针对优势病种,研究穴位的功能特点及与人体组织器官的特殊联系,从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征、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多个层面解析其效应机制以及影响的因素。

1.5古籍与传统知识保护研究

1.5.1中医古籍整理与专题文献研究

研究内容:对中医古籍进行深度挖掘,进行标注、索引;开展相关中医药理论专题和临床病证专题的古籍文献研究,建立理论和病证专题文献数据库,为重大疾病的现代发展提供文献依据。

2.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

2.1中医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研究

2.1.1中医健康状态监测和预警研究

研究内容:应用成熟可靠的中医健康状态辨析的方法与技术,构建融健康监测、评估、促进为一体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等5-8种重大慢病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开展健康状态监测、疾病风险预警示范和评价研究,形成5-8种中医治未病干预标准。开展中医治未病家庭-社区-医院三级防控模式研究,研制相应标准体系,并依据标准建设示范基地。

2.1.2中医药健康干预及慢病管理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中医药健康干预的特色技术及其对健康状态调整的效果,围绕腹型肥胖、失眠、临界高血压等5-8种状态,开展中医药健康干预的特色技术研究,研发中医药适宜干预技术,优化和创新中医药干预技术产品,并对干预效果及其安全性、卫生经济学等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评价研究。

2.2中医康复研究

2.2.1传统运动疗法的中医康复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1-2种慢性疾病,建立足够样本量的研究队列,对太极拳等1-2种传统运动疗法的康复效应进行评价研究,并对心理、脏腑经络功能及其他生理机能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为传统运动疗法的完善提供支撑。

2.3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诊疗能力提升技术研究

2.3.1辨证论治个体诊疗能力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对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特点、模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制定辨证论治望闻问切数字化内容规范,研发望闻问切的数据化方法和技术,开发或集成、引进相关的技术设备,将医生辨证论治过程望闻问切的内容数字化和定量化,延伸医生感官望闻问切的能力,形成中医个体化诊疗能力提升技术体系,并汇聚临床应用临床数据,建立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研究分析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通过分析共享建立相关分析模型,为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提供临床证据。

3.中药资源保障

3.1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安全性保障

3.1.1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

研究内容:以定点扶贫地区为重点,选择区域特色突出、道地性明确的常用中药材,以生产高品质道地药材为目标,开展全链条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研究,系统构建种质优化、田间管理、药肥减施增效、产地初加工和储运技术体系,建立种源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开展全链条质量追溯,形成道地药材种植技术体系,打造高品质的道地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并面向适生地区示范推广,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3.2常用中药材药效物质及质量控制研究

3.2.1中药的分子标识研究及其信息平台建设

研究内容:围绕200种临床常用中药材,针对核酸物质、化学成分、靶标、活性、功效等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分布式云数据库以及统一的分布式数据交换的中国分子版中药信息平台;重点选取100种物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中药材,系统开展核酸标记和活性成分辨识、制备、结构表征、靶标发现,建立药效物质-活性-功效关联的质量标准体系

3.2.2中药组学方法学创新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组学技术获取药用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等遗传信息;综合利用表型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开发功能标记,用于中药鉴定、中药质量评价和中药资源创制。

4.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

4.1中药生产、制剂关键技术研究

4.1.1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中药制造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中药复方制造复杂度高、精细化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重点突破过程分析、在线检测等技术瓶颈,设计研发中药制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模块与成套设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高制药设备的集成化、连续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4.2中药饮片与中成药整体质量控制及一致性评价技术

4.2.1经典名方标准颗粒制备与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临床常用经典名方标准颗粒制备工艺研究,重点解决经典名方的处方组成及剂量依据;传统制法向现代生产工艺转化的关键问题,针对产业化过程,建立提取、浓缩、干燥与成型工艺参数,形成与传统制剂等效的经典名方标准颗粒;建立药材基源、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质量稳定、均一、可控的经典名方标准颗粒。

4.2.2中药材净切关键技术与相关智能设备研究

研究内容:在整个炮制研究中,净制切制是薄弱环节,因此,须采用现代多学科融合技术研究中药材净制切制方法及相关智能生产线。重点解决去杂质、去非药用部位、分离药用部位,以及药材清洗、润切、饮片干燥、包装、贮存等关键技术。明确药用部位与非药用部位的本质区别,对不同药用部位的不同洗润切、干包贮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相应的质控标准,阐释其原理和意义。

4.3临床精准用药及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

4.3.1临床精准用药及其方法学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确有疗效的常用中药复方/中成药,依据中药复方的功效,以改善脏器功能(失常、紊乱)为核心,以炎症、自噬、血管新生等存在于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环节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中药复方“异病同治”作用机制,明确其临床定位,为临床用药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4.4中医治疗、康复与保健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4.4.1中医治疗、康复与保健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中医治疗设备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数字化、小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中医治疗设备。